和记集团网站



  •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起重机领域的应用探索

   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起重机领域的应用探索

    一、物联网技术驱动动态监管与实时监控

    1. 运行状态实时采集
      通过安装传感器(如载荷、速度、温度传感器),实时监测起重机的运行参数,结合物联网平台传输数据至云端,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。例如,门座式起重机通过电量采集器和无线网络,动态监控称重、能耗及作业状态,数据可保存15天并支持远程访问。
    2. 安全预警与故障诊断
      物联网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,可预测设备异常(如金属结构疲劳、传动链异响),并通过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响应,降低事故风险。例如,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倾角、风速传感器实时预警倾翻风险。

    二、远程控制与智能调度系统

    1. 5G与远程操控
      5G网络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特性支持远程实时控制,结合VR/AR技术,操作员可远程操控起重机完成高精度作业,减少现场安全隐患。例如,徐工集团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通过5G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无人化吊装。
    2. 多机协同与路径优化
      通过物联网与AI算法,多台起重机可协同作业,动态调整路径和负载分配,提升作业效率。例如,智能调度系统优化港口装卸流程,减少等待时间。

    三、数据驱动的维护与健康管理

    1. 全生命周期管理
      信息化系统记录起重机从制造到报废的全周期数据(如维修记录、能耗),结合AI分析生成维护计划,延长设备寿命。例如,门座式起重机通过输入钢丝绳更换周期,自动生成预警提醒。
    2.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(PHM)
      利用传感器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,提前识别潜在故障(如电机过热、轴承磨损),减少非计划停机。

    四、安全控制系统智能化升级

    1. 吊钩可视化与防碰撞
      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结合,实现吊钩位置实时追踪和障碍物避让,解决盲区作业风险。
    2. 人机交互优化
      操作界面集成多语言支持、手势识别等技术,提升操作便捷性。例如,施工升降机通过人脸识别和载重监测,防止超载和非法操作。

    五、制造与管理的数字化转型

    1. 设计与生产协同
      PDM(产品数据管理)系统整合CAD/CAM/CAE技术,实现起重机设计、制造一体化,缩短研发周期。
    2. 供应链与运维管理
      ERP系统优化物料采购、库存管理和售后服务流程,降低运营成本。例如,徐工集团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全球供应链协同。

    挑战与未来方向

    1. 技术瓶颈:传感器精度、网络稳定性、多系统兼容性仍需突破。
    2. 成本与标准化: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成本高,行业缺乏统一数据接口标准。
    3. 未来趋势
      • AI深度集成:结合大模型实现自主决策(如故障根因分析)。
      • 绿色能源融合:电动化+信息化提升能效,如新能源起重机的电池管理优化。

    通过上述技术融合,工程起重机正向“智能、安全、高效”方向演进,未来需进一步推动跨行业协作与标准化建设,以释放更大潜力。

    相关新闻

    联系和记集团网站

    400-086-9590

    139-0380-6159

    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    邮件:kf#qzww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微信咨询

    添加专属客服
    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
    起重机企业微信
   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

    分享本页
    返回顶部
    sitemap、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