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记集团网站

自动化技术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(RMG)制造工艺研究

自动化技术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(RMG)制造工艺研究

一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优化

  1. 主梁预拱度曲线设计
    采用切线法与有限元分析结合的预拱度计算方法,解决悬臂区段结构变形难题。通过正弦曲线/抛物线法计算跨中预拱度,结合门腿支撑点坐标优化悬臂端结构稳定性,减少长期负载下的形变风险。
  2. 小车运行机构创新
    • 四轮全驱动+双轨导向轮:通过独立驱动装置和防坠落挡块设计,有效解决小车跑偏、啃轨问题,降低轨道磨损率(参考案例中啃轨阻力减少40%以上)。
    • 压板式轨道装配工艺:替代传统焊接式轨道,采用高强度螺栓固定压板式轨道,避免焊缝开裂风险,延长轨道寿命(天津五洲码头案例验证其可靠性提升30%)。
  3. 模块化制造技术
    应用分段预制+现场拼装模式,将主梁、门腿等核心部件模块化生产,结合激光校准技术保证安装精度(跨距误差≤2mm),缩短工期并降低运输成本。

二、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集成

  1. 吊具减摇系统
    • 变频驱动+斜拉钢丝绳阻尼:通过力矩电机动态调节钢丝绳张力,实现集装箱摆动幅度≤10cm(传统系统为20-30cm),显著提升堆垛精准度。
    • 视觉定位辅助:集成激光扫描与图像识别技术,实时修正吊具姿态,适应复杂堆场环境。
  2. 协同调度与数字孪生
    • 构建AGV(自动导引车)与RMG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,优化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,减少设备空载率(案例显示作业完成时间缩短15%)。
    • 引入数字孪生技术,模拟设备运行状态预测故障,实现预防性维护(青岛港应用案例降低突发故障率25%)。

三、关键技术创新方向

  1. 材料与工艺升级
    • 采用Q690D高强度钢替代传统Q345B,主梁自重减轻18%且承载能力提升,配合机器人焊接工艺保障焊缝强度。
    • 耐磨复合涂层技术:轨道踏面喷涂碳化钨涂层,磨损寿命延长至5年以上(传统钢轨约2-3年)。
  2. 绿色制造技术
    • 电力驱动系统优化:配置再生制动能量回收装置,能耗降低22%(对比传统RMG)。
    • 废旧钢丝绳循环利用工艺:通过迷宫式滑轮换绳装置实现快速更换,回收率提升至90%。

四、质量控制与测试体系

  1. 有限元仿真验证
    运用ANSYS对门架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,模拟满载/偏载工况下的应力分布,优化结构薄弱点(如门腿与主梁连接处应力集中降低35%)。
  2. 自动化装配检测
    • 基于机器视觉的螺栓预紧力监测系统,误差控制在±5%以内。
    • 空载/负载双模态测试:通过激光测距仪与应变传感器组合,验证运行平稳性与结构刚性。

结论与展望

未来RMG制造需进一步融合5G通信、边缘计算等新技术,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。同时,需关注《中国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行业技术白皮书》提出的标准化趋势,推动跨厂商设备接口统一化。通过上述工艺创新,RMG的作业效率可提升30%以上,运维成本降低40%,为自动化码头提供更高效、可靠的装备支撑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和记集团网站

400-086-9590

139-0380-6159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kf#qzww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

添加专属客服
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
起重机企业微信
立即扫码添加我吧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
sitemap、网站地图